当前位置 :主页 > 茶商茶农 > 内容正文

中国农科院研究员:七年坚守蕴茶香

【 发布时间:2019-09-03 】

——记全省最年长的省派科技特派员白堃元

 

白堃元(右一)在缙云县胡村村茶叶鲜叶交易市场与茶农交流茶叶采摘技术。  通讯员 许小峰 摄

    他,一位71岁的“年轻小伙”。

  他,情系欠发家山区,放弃西子湖畔悠闲的退休糊口,毅然选择到偏远农村,与缙云4万茶农结亲交友。

  他,深爱着打了半个世纪交道的茶叶,为了辅佐农民致富,持续7年扎根大山之中,足迹遍布缙云5万亩茶园。

  他就是全省最年长的省派科技特派员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白堃元。  

  有一种精神矢志不渝——

  “科学技术连着出产,更要连着老苍生,我要到最基层、最需要的处所去实践”  

  盛夏的缙云,骄阳似火。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缙云县三溪乡的黄茶基地一派朝气,已有半尺多高的茶苗泛着淡黄色的嫩绿。

  “这些可都是宝呀!”望着这片茶园,白堃元按捺不住欣喜与感动。是啊!从插下第一株黄茶茶苗,到如今成长了500多亩,缙云茶叶财富转型升级已离成功不远,一路走来,这此中倾注了他多少心血,也怀揣着他多少等候!

  时间回溯到2005年。

  65岁的白堃元,“据理力争”插手到省派科技特派员队伍。怀着一颗“以技兴茶、兴茶富农”的赤诚之心,白堃元从西子湖畔直奔缙云县胡源乡。“科学技术连着出产,更要连着老苍生,我要到最基层、最需要的处所去实践。”他说。从此,2000多个日日夜夜,白堃元风雨兼程。从尝试室到茶园,从茶园到尝试室,伴着日月晚睡早起,从不言苦、从不叫累;从杭州到缙云,从缙云到杭州,追着胡想寒往暑来,一路思考、一路前行。

  “我从来没见过这样勤快的人。”一开始就协助白堃元工作的胡源乡副乡长刘耀军说,“他每天早上没上班就要找我,不怕太阳晒,不怕山难爬,早出晚归,很快跑遍了全乡。”

  深入查询拜访研究、倾听群众心声,这是白堃元对本身的第一要求。“茶农盼的是扶持,缺的是技术,要的是品牌。”通过一轮全面走访后,白堃元选定了胡村,开始了“胡村实践”。

  “老白把胡村作为一个示范点,从种植、打点、加工一步一个脚印地干,通过以点带面来引领茶农。”缙云县农技干部苏练余作为白堃元的处所助手,参与和见证了白堃元“胡村实践”的全过程。

  为了扶植300亩示范基地,从项目选址、土壤查询拜访、立项申报、品种引进、茶苗种植到科学打点,一环扣一环,白堃元都要亲力亲为。茶农胡所法不愿意对自家1.5亩的老茶园进行品种改良。白堃元就耐心地开导他,把他列为科技示范户,并从本身的科研经费中挤出4000元进行补助,又手把手地教他新品种怎么种、新技术怎么用。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带动,胡村村90%的茶园进行了品种改良。
1 2  第一页 上一页 下一页 最后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