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主页 > 茶艺茶道 > 内容正文

茶道教室:古代的“斗茶”

【 发布时间:2020-03-15 】

斗茶始于唐代,缔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建州茶乡,是新茶制成后,茶农评比新茶品序的一项比赛勾当。有比技巧、斗输赢的特点,富有趣味性。一场斗茶的胜败,犹如现今一场球赛的胜败,为泛博不雅观众所关注。因此,唐称“茗战”,宋称"斗茶”。在南宋首都临安(今杭州),这种“游戏”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

决定斗茶胜负的尺度,一是汤色。即茶水的颜色。尺度是以纯白为上。青白、灰白、黄白,则等而下之。色纯白,表白茶质鲜嫩,蒸时火候恰到好处,色偏青,表白蒸时火候不足;色泛灰,是蒸时火候太老;色泛黄,则采制不及时;色泛红,是烘焙火候过了头。

二是汤花。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。决定汤花的黑白也有二条尺度:第一是汤花的光华。因汤花的光华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,因此,汤花的光华也是以鲜白为上;第二是汤花泛起后,水痕呈现的迟早。早者为负,晚者为胜。如果茶末研碾细腻,点汤、击拂恰到好处,汤花匀细,有若“冷粥面”,就可以紧咬盏沿,久聚不散。这种最佳效果,名曰“咬盏”。反之,汤花泛起,不能咬盏,会很快散开。汤花一散,汤与盏相接的处所就露出“水痕”。因此,水痕呈现的迟早,就成为决定汤花黑白的依据。

斗茶,多为两人,三斗二胜,计算胜负的术语叫“相差几水”。[打 印]  [关 闭]  [返回顶部]